大班级部幼小衔接月进行中

        结束了天真活泼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将进入小学。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作为家长应该事先认识到这些变化的出现,并估计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一、做好物质准备
  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准备的学习用品有:书包、文具盒、铅笔等。同时,家长应教会孩子怎样使用刨笔刀。
  准备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有计划地安排看电视、看书和玩的时间,并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
  给孩子房间布置一个固定的、安静的学习环境,让他单独做功课。

                                                                我认识钟表

二、适当调整心理
        激发上学的愿望。带孩子参观就读的小学,讲述学校有趣的事情,让孩子先爱上学校。还可邀请小学二、三年级的邻居与孩子一起玩,让他们讲学校的趣事,使孩子感觉上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家长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啊,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等,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
        培养孩子任务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等,根据孩子的执行情况,给予表扬和批评。让孩子从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让他知道: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件事。
  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是小学生,让孩子知道,进入小学后,好多事情需要自己独立完成。

                                                              古诗诵读《小池》

三、培养良好习惯
  加强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孩子入学后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范围比以前更大了,因此,在入学前应加强对孩子进行文明行为和礼貌习惯的培养。如教育他们听老师的话,有礼貌、守纪律、团结友爱等。
        培养生活习惯。孩子入学前,要教育他们掌握一些卫生知识,自觉地早晚刷牙,饭后涮口;便后自己擦干净;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学会正确使用筷子,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饭后收拾干净。学会正确握笔,端正写字、看书的姿势等。还要让孩子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固定位置,书本、书包、鞋子、衣服都要有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扔。
       注重时间观念的培养。小学一节课有40分钟左右,孩子再也不能像在幼儿园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对孩子可是一个挑战哦!你可以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一段时间,时间的长度可以从20分钟慢慢过渡到40分钟。在这一段时间内,你可以让他看看书、听听故事、做做手工或者画画等等,逐步培养孩子能安静一段时间。

                                                                 我们用正确的姿势写数字

四、提升生活能力
  培养集体活动的能力。孩子升入小学,就成了学校这个集体中的一员,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在集体中就要与大家在一起,教育孩子要服从老师的安排,有事要向老师报告;告诉孩子应该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与同学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正确自行处理。
  教孩子懂得交通规则。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必须教育他懂得交通规则和遵守交通规则。如在街道公路上,要走人行道或靠右边走。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斑马线,会看红绿灯,知道车辆是“红灯停,绿灯行”,不要在马路上或过马路时追跑打闹等。  
  认识上学的路。认识上学的路线,进而能够自己上下学,是孩子小学生活的目标之一。可以带着孩子从家到学校,边走边告诉孩子走哪条路可以到学校或者回家,一定要多走几次,还要反复告诉他乘几路公共汽车、走哪条马路、学校的具体位置、学校附近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物,学校的门牌号码多少等等。这样孩子才记得住。还要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和联系电话,以防万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