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园——《给孩子适宜的爱》征文评奖公布及

华东院幼儿园东都分园《给孩子适宜的爱》征文
评奖结果公布
一等奖:
       杨沁润(小二班)   张洛晞(宝宝班)
二等奖:
       贾予涵(中    班)   王峻熙(小一班)   鹿跃轩(宝宝班)
       周    游(宝宝班)   武俊亦(贝贝班)   王亦宸(贝贝班) 
三等奖:
       叶家铄(大    班)   李逸辰(大    班)   周韩彬(大    班) 
       吴雨桐(大    班)   王琪钧(大    班)   李昊哲(中    班) 
       周恩兆(中    班)   白昕航(中    班)   慈桐溪(中    班)     
       周鑫彤(小一班)   徐奕冰(小一班)   武睿凯(小一班)
       牛畅笛(小一班)   法    宁(小一班)   赵梓萱(小二班)
       宋韶翰(小二班)   于筱菲(小二班)   马祥睿(小二班)
       庄雯涵(小二班)   邢哲轩(宝宝班)   马小钧(宝宝班)
       王世远(宝宝班)   李天泽(贝贝班)   南斐然(贝贝班)
       王亦澄(贝贝班)   李心怡(贝贝班)   刘沛霖(贝贝班)    
       张雨萱(乐乐班)   张家凯(乐乐班)   冷炅凯(乐乐班)
       熊岳霖(乐乐班)   郭    涵(乐乐班)   王    硕(乐乐班)
       申泰熙(中    班)

一等奖征文展示:
                                                      

给孩子适宜的爱
华东院东都分园小二班 杨沁润妈妈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宝贝已经上幼儿园了,可总觉得仿佛是在昨天怀中的宝贝还哇哇作哭,心中随之萌发的爱有千种万种,只希望能汇成温暖的港湾遮风挡雨。就这样点滴的日子从指间悄然滑过,些许的辛酸和快乐,眼泪和笑声在丰富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同时也让我深深的领悟了育儿的不易。
    记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说过:“教育就是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做。”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的天性,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给孩子自由的同时,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应着去引导。那还是沁润一岁半的时候,姥姥无意间哄玩时随口念了几遍诗,结果她就能熟练的背诵出来,意外的发现让我们很是惊喜,积极的教她数数,玩数字游戏,但是无论我们花多少精力,沁润也学不好,而且还表现的极其厌倦,我也开始不耐烦了,甚至觉得她好笨,也就放弃了此番教育。直至沁润上了幼儿园的某一天,突然听到她可以很流利的数数了,而且现在还能用英文说好多,原来沁润并不笨奥。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了“拔苗助长”是多么的可笑。尊重孩子的成长,顺应孩子的天性去教育难道不是对宝贝的爱吗?
   总觉得沁润只是个孩子,我们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权威着一切,可事实并非如此。记得有一次,朋友把水彩笔当作礼物送给了沁润,收到画笔的她心里乐开了花,眉飞色舞的,可就在我进屋洗菜的功夫,她把墙上,沙发上,桌子上画了一团糟,红的,绿的,蓝的……天啊,我的怒火直烧脑门,冲过去夺过手中的画笔扔在了地上,嘲着沁润就是一顿狂训。或许我的举动着实吓了她一跳,只见她一声不吭的站在那里,两眼含满了泪水很无辜的望了望我然后盯着地上的画笔哇哇的大哭起来。事后我也在反思,我从没有告诉沁润这些地方是不可以画画的,没有告诉她可以在纸上任意的去写去画,兴奋的她只是对画笔充满了好奇,只是想单纯的表达心中的快乐而已。顿时间恍然大悟,原来理解和尊重对于一颗幼小的心灵的呵护是何等的重要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长大的沁润有了自己的思想,看法,需求, 情感。一起去书店时她会挑出自己喜欢的图画书,一起玩耍时她会动脑经想出游戏规则让我们大家遵循,一起聊天时她会把奇奇怪怪的想法一一道来,一起讲故事时她会用丰富的表情展现心中的喜怒哀乐,我们没有拒绝她的选择,没有更改她的想法,在不违背健康及沾染恶习的原则下我们接受了,鼓励了,赞扬了她眼中所看到,心中所想到的一切,而沁润总会舔着灿烂的笑脸凑到我跟前说:“妈妈,我今天好开心啊”,此时,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吗!
     给孩子适宜的爱,让她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细想想,觉得教育孩子就像牵一只蜗牛散步,需要我们俯下身子,耐心的和孩子一起走过她的孩提时代。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间像我们展示了生命**初的美和真。放慢脚步,尊重孩子的一切,多多的换位思考,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中探出头来,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其中成就的又何止是孩子啊。 

 

 
给孩子适宜的爱——和孩子共同成长

华东院幼儿园  宝宝班  张洛晞妈妈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爱,如果这种爱、爱的过分就变成了溺爱,孩子的人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爱可以,但一定要讲究一个度。
我的孩子今年两岁半了,是一位活泼可爱也很淘气的小女孩,在她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也犯过错,比如打骂她等,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们意识到了教育上的种种误区。现在我们也努力改进中。
有些时候我觉得我们家长的脾气也是很难控制的,特别是现在80后的新新父母占大多数,昨天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今天却要在这里谈教育,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家庭教育是**基础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任老师。孩子在家庭这个**课堂内所获得的素质是他们一生成败的关键。
葡萄在两岁的时候经常拿起东西就扔,我们制止过也呵斥过,每次她都是很不情愿的收起来,但总是趁你不注意的时候继续扔,不管是不是可以扔的东西,只要到他手里没几秒钟的功夫就给扔了,水杯,镜子……就连她**心爱的玩具,积木都没有幸免。有一天她自己在玩积木,把所有积木都倒在地上然后便开始各种扔,我走过去本想制止她,她看见我便朝我喊道:“妈妈,快来,咱们一起来扔积木!”看到她如此兴奋我也是迷茫了。“扔?制止?扔?制止?”**后我选择和她一起扔,在我蹲下扔出**块积木的时候,葡萄立马兴奋起来,大声叫到:“妈妈,你看,小积木在滚滚滚!”说着赶紧把我刚才扔的积木捡回来给我看“你看是圆形,会滚滚滚”(积木是圆柱形的,她区分不了)我愣住了,随后又拿起一块三角形的扔了出去,“三角形不会滚滚滚的”我接着又拿起弹力球扔了出去“这个小球球会跳跳跳”原来她扔东西的同时还在观察物体的特性,尽管她不明白为什么圆形会滚,弹力球会跳,但她知道每一种东西扔出去之后会发生不一样的反应。我直接崩溃了,想起以前她在扔东西的时候我还制止过,喊过,甚至严厉的批评过她,我在急什么?为什么不能静下来走进她的世界?
人在成长中难免会犯错,人犯错不怕,怕得是不知错,我们作为家长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我们也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引导方法。如果在她**次扔东西的时候正确引导,说不定就不会……想想当时她当时不情愿的样子,我都能联想到她内心的变化,肯定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怎么了?肯定在怪父母为什么不理解她。想想就觉得好心酸!
现在网络上也盛行这好多育儿经验,不能完全否认,但也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来取舍,**主要的是一定要保护好孩子幼小的心灵,像那些出生起不让多抱也不让摇晃,怕孩子从此依赖大人怀抱才能入睡。由于想得到一个玩具而撒娇,父母却严格按照网络育儿,越要越不给买。还有为了多吃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护过来而遭到家长的一顿批评。不要觉得自己是家长自己就有权威去执行某些所谓的教育,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是可以变通的,仔细想想你在着急什么?还有那些总是跟别人的孩子比的妈妈,放松自己也放过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告诉他们:孩子,你慢慢来,我们共同成长。
其实,现在的孩子不仅在创新意识方面远远超过了成年人,在其他方面也存在一些优秀的、值得成年人学习的品质。请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吧!家长改变一点,孩子就会进步一大截。一起来享受成长过程中的那份快乐、那份收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