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儿童画中的形象语言
儿童画是通过点。线。面。以及色彩所组成,他们用绘画表达感情,传递语言,构成了儿童画独特的艺术语言,通常是情感和形象的统一,比如太阳公公,月亮,星星,变成宝宝,画中人物夸张,构图随意,每个人物造型和特定的语言符号,都传递着对生活,对自然的美得追求,也表达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儿童画正是通过这种情感与形象的统一特点,进一步开发孩子的形象思维和表达能力
( 2 ) 绘画训练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绘画对孩子的注意力是有磨砺作用的,它会培养孩子的自觉表现能力锻炼孩子的耐性与毅力,增加孩子学习兴趣与想象力,经常调节孩子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并运用游戏性的教学方法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 系统,使儿童处在兴致勃勃的绘画活动中,但是要注意适当的休息,这样,在劳逸结合中,使孩子学习认知时不会感到疲倦,并能集中精力去学习处理好每一件事
( 3 ) 儿童画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
绘画是对事物的整体刻画的**好训练方式,孩子们不仅用画笔生动的描绘,还会用语言描述,如一个8岁的孩子在会秋天时,这样描述他的画,鲜艳的花落了,又是一年的秋天来了,放眼望去,满地已是一片金黄色,仿佛是秋天给他们施了“点金术”,可见绘画不仅催进了孩子的形象思维在空间发展,同时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 4 ) 家长如何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形象思维的培养
主要是由父母完成的,如睡觉之前的讲故事,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和景物,让孩子带着各种形象安然入睡,另外在逛公园,逛商店,去游乐场的过程中调动孩子的形象思维,比如这棵树叫做什么树,开不开花,结不结果,让孩子动手摸,用眼看,增加孩子对事物的形象事物,通过上述活动中听,看摸等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儿童对事物的形象认识,增加孩子对事物的记忆力,使孩子的绘画视野扩大,更加使孩子的智力思维活动能力达到更高的境地
(5 ) 儿童初学绘画是胆小不敢下笔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经常害怕画不好会被老师和家长批评,所以在精神上感到拘束和压抑因而不知从何下笔,而在其所熟悉的场合里,便会和其他的孩子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和责备,当孩子熟悉了老师和周围的环境时,就会自然摆脱害怕心理,有兴趣和得心应手地画起来
( 6 ) 在儿童画绘画中出现的一些怪模样
在儿童画作品中常出现一些令人意外的绘画效果,跳动的线条有的是孩子早梦中见到的,有的是在故事中编出来的,有的是在故事里编出来的,有的是在动画片中看到的,千奇百怪的画面仿佛是在远古时的壁画,有的超越时空,在成人看来怪里怪气,没有意义的画,孩子们却津津乐道,甚至切磋切磋技艺,这就是心灵的声音,是想象和形象思维的表达靠近孩子里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我们会与孩子走的更近,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 7 ) 儿童画的图案是怎么样画出来
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儿童画的图案是怎么样画出来的,简直是各有千秋,他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不要求体积和层次,不管正面和侧面通通四条腿,画人物时头大身小等等,但用儿童的思维方式画出来的画有时是出人意料的,也是很富有哲理的,真是佳作天成啊
( 8 ) 儿童画绘画受阶段性的制约
孩子的年龄决定了绘画的阶段性,不同年龄的儿童画有不同的特点,其标准也是有区别的,3—5岁的儿童画作品,幼稚, 简单,不完整,有的近似符号,线条不流畅,像呀呀学语的孩子,6-8岁的儿童画对造型有了明显的认识和理解,注重了物体形象的描述,线条也流畅,作品显得自由轻松,9-12岁的儿童画对形象有了初步的掌握,形式上注重了表现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画法,画风,对绘画的理解都会发生变化,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