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幼儿已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能发现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美,他们沉浸于美好事物的感受中,并能够表达出对美的赞叹之情。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感受。在对美的感受中,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大大地增强,他们不仅能够受到事物本身的美,还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给事物附加上一些美的形式或特征,他们还会用一些词语形容他认为美的事物。看到同样红色调的花朵,他们大多能分出不同红色的差异,并且在表述时加上修饰词。如,这朵花真美呀!同时会比较不同花朵及叶子的形状差异,他们会说,这种花瓣是圆形的,叶子是椭圆形的。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4—5以后岁的幼儿,基本上理解了色彩所代表的情感,所以看不同美术作品或电视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评价。对于《海滩上的孩童》这幅画是因为作品中的色彩不鲜艳,于是幼儿评价说“脚脏脏的,脸脏脏的”;“脸上一塌糊涂”,这成了幼儿不喜欢这幅画的以黑色为主,点缀色彩的星星,所以幼儿认为“小猪(实际是人)黑乎乎的,洗了澡还是那么脏”“全黑的,难看,可怕”“眼睛不好看,太黑了”。所以对幼儿来说,色彩的美比形式的美以及没有色彩的光和影更有吸引力。幼儿会表现出很强烈的美感;情绪消极时,对美的事物不会产生什么反应。
引导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他事物的颜色、形状、形态等。4—5岁幼儿已经有涂鸦期的无意识涂抹发展至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各种图形来表达自己了,这时家长要为他准备好纸张和各种笔的。其实日常生活、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要经常借助他们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很多孩子都喜欢植物,我们就带孩子走进一些日常植物,带孩子一起观察。选用3—4种树叶,让孩子在树叶中识别,找出相同的树叶。让孩子观察各种树叶的外形、色彩,教会孩子从树叶的形状、叶子的厚薄、大小、颜色上去区别不同树叶的感性认识,为认识自然界打好基础。让他们尝试用画笔把它们再现出来。在绘画的过程中,鼓励他尝试更多的线条。如,长的线是高高的杨树,短的就是长得比较矮的小草;叶子也有不同的形状,有圆的、椭圆的、细长条的、针状的……给他们讲解某些自然画面为什么美的原因。如色彩鲜艳的花朵与暗绿的叶子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感觉。还可以利用树叶进行粘贴,在去年的家长开放活动中,孩子们充分运用树叶粘贴处各种各样的美景,在制作与欣赏中孩子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美术活动也与幼儿的兴趣分不开,我们会帮助幼儿充分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事物帮助其感受美、理解美。

山东省示范幼儿园
让爱多一点,用心呵护孩子一生唯一的童年
0532-82268683
24/7 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