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在计算领域中的应用

        **近我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对比中寻找差异,反思我的教育存在哪些不足。现以“计算”领域为例,以我执教的小班幼儿为参照,在对照中反思在计算领域中的心得及做法。
        首先,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排序时,我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事物排列的顺序,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和幼儿一起发现和体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队形整齐有序,再让幼儿动手动脑思考,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
        其次,要使幼儿充分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体会描述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如:通过教具的出示幼儿观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和幼儿一起谈论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鼓励幼儿产生联想,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如:太阳的身体是圆圆的,熊猫的身体也是圆圆的,全身好像是一个个的圆形组成的,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
        再次,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让幼儿在对应的过程中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如:在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发现碗和勺多少的不同。鼓励幼儿通过数数比较两样东西的多少,如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哪个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小天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