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早期阅读是什么?我认为是培养孩子对图书的喜爱与兴趣,是能够把书、把阅读变成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它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一旦孩子和书、阅读交上朋友,不仅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促进其思维的发展,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陶冶情操。那么该 如何唤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爱上早期阅读、爱上语言呢?这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尝试探索的问题。通过在实践中多年摸索,我觉得运用很多方法可以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
一、选对材料
选择好的材料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基础,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对早期教育的兴趣。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的阅读材料,适宜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幼儿把阅读活动和良好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对图片以及对文字的认识从而使他们逐步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一种需要,使之终生受益。
首先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经验和需要,易于被幼儿理解。幼儿感兴趣的是他们经常喜欢想象的情形,幼儿就容易理解、产生共鸣,也更愿意去读、去理解语言类的作品。如故事《米拉的肚子》、儿歌《亲亲晚安》等。
有一次,早饭过后,我组织幼儿一起看书,于是我给每个幼儿发了一本课外书,故事的名字叫《家》,在讲课时总听见有孩子说话的声音,我以为他们在讨论故事的内容,但是过了一会就看见有好多小朋友在看后几页的故事内容,于是我很不快的问:“你们为什么不跟着我看这篇故事?”这时,有几个像蚊子哼哼的声音出来了:“老师,我们想看后面的故事,后面的故事好精彩啊!你看,图片也很漂亮呢!这个故事,我看不懂,真不想看了!”我一听,顿时心里一惊,是啊!别说是孩子们,就是我也不愿看这种伦理较多的故事,看着他们一个个恳求的眼神,我才知道原来选好一个教材是多么的重要,一个教材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兴趣和上课的兴趣,对幼儿来说**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或想象世界密切相关的人、事、物。所以说,我认为选好教材是**大重要。
其次,所选内容要有幽默的语言、想象丰富的情节和精彩的结尾。这样在课堂上幼儿的思维比较感兴趣,比较活跃,课堂气氛也好。反之,即使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主题,如果语言过于平淡,情节没有起伏,结尾毫无意外,这样的故事也很难引起幼儿兴趣;能够反映幼儿情趣、想象丰富的故事情节**能打动幼儿,吸引他们反复阅读。如经典故事《小红帽》,《三只小猪》,《狼来了》等。
就在某一天,我带领孩子一起学习故事《野猫的城市》,本来我制定的目标是理解并复述故事但我发现孩子们很快的就理解了故事内容,而且在上课的时候不难看出孩子们对这个故事是相当的感兴趣,尤其是当我读到野猫把河马的嘴当抽水马桶,学着城里的爸爸看报纸时,孩子们一个个笑的前翻后仰,还不时的也像野猫一样学着动作。不知不觉,一节课快要结束了,可孩子们一个个还是意犹未尽,当我点到几名幼儿让他们复述故事时,他们却很流利的讲了出来,我真是太惊奇了!课后我好好反思觉得幼儿对这一类故事特别感兴趣,很好地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所以在图书区中,我经常给他们讲这种情节幽默的故事,现在谈们的语言能力真是提高不小呢!
二、巧用法
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形式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佳途径:
1.图文互译法
早期阅读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在这一阶段,我一般运用单面单幅画面的图书,如《婴儿画报》还有分级阅读书等,这种画面色彩鲜艳、形象可爱,有较强的吸引力,与图片对应的旁边有内容简洁、字体较大的文字说明,我先让孩子观察图片,引导孩子把握画面内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当孩子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又会积极地认读文字故事,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并逐步习得完整、连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
曾经有一次我就试验过,我给幼儿发下了一些黑白图画但没有文字的书和一些彩色有文字的书,发现手里拿到黑白无文字书的幼儿,看着看着就没有了兴趣,把书翻来翻去就想找出什么东西出来,而看彩色图画有文字书的孩子就在一起探讨问题,一个个的争吵着讲故事、猜内容。并且猜的内容大致和书里的内容一致,也能有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时我才知道,要让幼儿爱上早期阅读,除了要选对教材之外,还要注意在培养孩子早期阅读过程中,要让孩子初步有美术符号和文字认识的过程,反之,孩子读的书会暗淡无味。
2.制造悬念法
我在讲述图书故事时,常把重点问题抛给孩子,引起孩子阅读的兴趣。
例如《三颗星星》的故事,首先提问:“你们看见过星星吗?见过红、黄、绿不同颜色星星吗?”孩子可能会说:“我见过,我见过。”这时再问:“可马路上的车怎么会听星星的指挥呢?”幼儿一听,马上会被这个悬念吸引,促使他们积极地阅读,以寻求答案。就算是答案再难,也会乐此不疲的寻找。
3.游戏巩固法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阅读活动要以幼儿兴趣为前提,以游戏为手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每次阅读活动结束后,我继续为幼儿创造多种活动情境或条件,例如:提供表演的头饰、道具,提供绘画的纸笔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进行游戏。
比如说有一次,我在上故事《米拉的肚子》时,孩子们对这个故事是相当的感兴趣。于是,我在课后为幼儿准备了故事了角色的帽子,头饰,道具等等。这天在玩区角的时候,我把这些道具拿了出来,孩子们欣喜若狂,并争先恐后的争着抢着要演,于是乎,我们就开展了一次角色表演,分别请了几名幼儿带上道具和头饰来扮演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不仅把故事里的情节演得淋漓尽致还自己又现编上了几处情节,使这个故事更加的完整,更加的生动。表演结束后,孩子们笑嘻嘻的对我说:“老师,明天我们接着玩好吗?”我笑着回答道:“好啊!但是好的演员要把台词记住哦!”而他们又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们都记住了!”我不敢相信,于是我就请平时几个表现一般和内向的孩子起来说,结果他们说的龙飞凤舞的,看他们天真的笑脸,我确定这个方法起到了作用,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对早期阅读的兴趣又提高了一个台阶!
4.自我感悟法
在阅读活动之前,先讲故事,使孩子在脑中形成一幅幅相关画面的表象,然后提供图书进行阅读,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阅读的经验。
在一次的语言课中,我换了一下上课的方法,我先给幼儿讲故事,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发书给他们看。 就在我给他他们讲完故事后,他们对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我给他们发书后,有些小朋友说:“咦,怎么书上的画跟我想的差不多呢?”我忙问:“你是怎样想的?”他却说:“就是在听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我猜到是这种情景的。”于是在上完课后,这节课的效果就比以前上课的效果好的多,大多数孩子都了解并知道故事的情节了,所以说,我觉得使孩子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很重要。
三、奖励法
巧用奖励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需要。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奖励是一种激励机制,获得奖励是人内心深处的渴望,特别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奖励。如果老师能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对幼儿实施奖励,会极大地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使幼儿很快爱上阅读。如在幼儿会读的儿歌、故事、散文的那一页盖红花,每周比一比看谁的红花多或者是每周看看那些小组得得红花**多等等;能力较差的幼儿和老师共同阅读,在有小小进步的时候老师给一个拥抱,给一个亲吻,给一个鼓励赞赏的眼神;对有进步的小朋友全班一起给予掌声鼓励;对特别突出的幼儿老师送他一个小小的礼物,如一个玩具小星星等,这样都会让幼儿觉得特别开心,觉得有成就感,也更爱阅读。
四、将早期阅读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营造快乐阅读氛围
将早期阅读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营造快乐阅读氛围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关键。早期阅读不能仅限于语言教学活动,应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之中,创设利于孩子阅读的环境,营造快乐阅读氛围。如对于刚入园不久的幼儿,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是**强烈的,许多新鲜的事物会引起他们的共鸣,并与之互动。大班的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喜欢墙面上布置的照片和文字结合的“宝宝档案栏”,他们有空时会经常摸摸它、看看它,于是每次奖励小红花,班级便出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孩子们争着在自己的名字旁贴上红艳艳的大红花,心中的喜悦则油然而生;在中班活动中,植物区的花卉和动植物上“图文结合的标签”,让孩子认识了“金鱼草”“圣诞花”“吊兰”“兔子花”等字眼,孩子不仅了解到秋天的各种植物,更在潜意识中促进了孩子的阅读感受;另外,有的班级还开展了图文并茂的活动,孩子们可是随时随地的感受阅读带给我们的魅力,丰富孩子们的知识面。孩子们共同参与礼仪节活动,在图片和文字的结合中不断地感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又如 在角色游戏活动中,鲜艳夺目的娃娃家、小医院、小汽车的活动标志,让孩子更乐意地参与到游戏的互动中。比如说在图书区开设看书的活动,在其他区角的创设也同样吸引孩子的关注:每周一句、与字宝宝做朋友,和书宝宝做朋友,无一不体现出教师精心创设的环境,同时也给孩子带来对语言发展良好的影响。活动之余带孩子到图书室自由选择一些喜欢的图书,就可以轻松巧妙地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爱上语言,感受阅读的快乐。
所以说是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不是让幼儿早早地成为书本的奴隶,而是让幼儿爱上阅读爱上语言,成为书本的主人,成为主动思考的阅读者。

山东省示范幼儿园
让爱多一点,用心呵护孩子一生唯一的童年
0532-82268683
24/7 咨询热线